江西东乡土芋头如何变身增收金钥匙?

tjadmin
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
位置: 首页 社会热点 正文

江西东乡土芋头如何变身增收金钥匙?

江西东乡:“土芋头”成增收“金钥匙”——小芋头撬动乡村振兴“大文章”

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,一种看似普通的农产品——芋头,正悄然上演着“变形记”,它不再是田间地头不起眼的“土疙瘩”,而是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金钥匙”,一粒粒饱满的芋头,串起了从“一产”到“三产”的完整产业链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“土”得掉渣,却“香”得纯粹

东乡区的芋头,之所以能脱颖而出,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品质,当地地处赣东丘陵地带,红壤肥沃,气候温润,光照充足,为芋头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这里出产的芋头,以其个头匀称、口感粉糯、香气浓郁而闻名。

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之为“土芋头”,这个“土”字,既点明了它的原产地属性,也蕴含了人们对它天然、纯粹品质的信赖,正是这份“土”味,成为了它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最坚实的“护城河”,在追求绿色、有机、健康消费的今天,东乡“土芋头”以其无污染、原生态的特点,精准地切中了市场需求,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。

从“田间”到“舌尖”:产业链的华丽蝶变

一颗芋头的价值,绝不仅仅是其本身,东乡区深谙此道,通过一系列举措,推动芋头产业从单一的传统种植,向全产业链条延伸,让“土芋头”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。

科技赋能,让“土”芋头“优”起来: 过去,芋头种植靠经验,产量和品质不稳定,东乡区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,引进和培育优质芋头品种,推广标准化、绿色化种植技术,通过测土配方施肥、水肥一体化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学手段,不仅提高了芋头的产量和品质,更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,科技为“土”芋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

江西东乡土芋头如何变身增收金钥匙?

品牌打造,让“土”芋头“亮”起来: 酒香也怕巷子深,东乡区开始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,如“东乡芋头”等,通过统一包装、统一标准、统一宣传,提升了市场辨识度和美誉度,通过举办芋头文化节、美食节,利用抖音、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带货,东乡芋头从默默无闻的地方特产,迅速“出圈”,成为网络上的“网红”产品,品牌价值得到极大提升。

深度加工,让“土”芋头“富”起来: 为解决鲜芋头不易储存、附加值低的问题,东乡区大力发展芋头加工业,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芋头被加工成芋头干、芋头粉、芋头脆片、速冻芋圆等多种产品,甚至开发出了芋头洗发水、面膜等日化产品,这不仅解决了“卖难”问题,更将芋头的价值提升了数倍,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,让农民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分享到增值收益。

“金钥匙”开启幸福生活

小小的芋头,如今已成为东乡区名副其实的“黄金产业”,它带来的效益是全方位的:

  • 鼓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: 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等模式,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,还能在基地务工领取工资,更重要的是,按照订单价出售芋头,实现了稳定增收,许多农民靠种芋头盖了新房,买了汽车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  • 美了乡村的“环境美”: 产业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完善,原本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,闲置的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芋头基地,乡村变美了,人气也旺了。
  • 活了文化的“根与魂”: 芋头作为一种传统作物,承载着东乡人民的乡土记忆和文化情感,围绕芋头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、农事体验等活动,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,成为吸引游客、留住乡愁的独特魅力。

东乡区的实践生动地证明,乡村振兴的路径并非遥不可及,找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“小产品”,用科技、品牌、产业的思维去精心培育和经营,就能把它做成带动一方发展的“大产业”,东乡的“土芋头”,正是这把开启共同富裕之门的“金钥匙”,它不仅解锁了土地的潜力,更解锁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为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、可借鉴的鲜活样本。
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头像
中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,习近平与萨摩亚元首谈了什么合作?
« 上一篇 2025-11-06
江西进贤一根针产业如何突围?
下一篇 » 2025-11-06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
最近发表

作者信息

网站分类

标签列表

目录[+]